首页 热点评论网 “吃饭浪费商家不提醒”挨罚,给餐饮业敲响警钟

“吃饭浪费商家不提醒”挨罚,给餐饮业敲响警钟

更新时间:2023-03-24 分类:热点评论网

  近日,厦门同安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执法行动,以经营外卖、婚宴、商务宴请、自助餐的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。在梧侣商业街一自助餐厅,就餐区域未见反食品浪费宣传标语和适量取餐的提醒标语,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,并予以警告。在宝龙城市广场,一家中型餐馆也因相同原因被当场处罚。(3月22日《海峡导报》)

  根据相关法律,餐饮服务经营者有提醒防止食品浪费的义务和责任。厦门同安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执法行动,对商家不提醒的行为当场处罚,将倒逼餐饮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,让厉行节俭蔚然成风。“吃饭浪费商家不提醒”就该挨罚,餐饮服务业既不能诱导、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,对消费者的食品浪费行为也不能熟视无睹,必须履行提醒的义务和责任,从而有效遏制餐饮浪费行为。

  我国《反食品浪费法》明确规定,餐饮经营者要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,在醒目位置张贴、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,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,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;提供自助餐服务的,应当主动告知消费规则和防止食品浪费要求,提供不同规格的餐具,提醒消费者适量取餐。可见,“吃饭浪费商家不提醒”显然属于违法行为,当事自助餐厅、餐馆已涉嫌违法,执法人员当场对其做出处罚,于法有据。

  其实,如果法律不长“牙齿”,执法人员在执法中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,餐饮服务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,一般不会主动提醒消费者防止浪费。这样,执法人员走过场,商家不提醒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,反食品浪费法相关规定便无法落实,最终将沦为一纸空文。厦门同安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动真格,发现一起当场处罚,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,也给餐饮业敲响了警钟。因此,法律必须长出“牙齿”,对餐饮业各种浪费的违法行为零容忍,依法予以严惩,才能倒逼餐饮服务经营者守法经营,对吃饭浪费行为做出必要的提醒,以遏制餐饮浪费现象。 南京秦淮区新闻网

  节约粮食,人人有责。首先,餐饮服务经营者不能一味追究经济利润,应当把“遏制浪费、节约粮食”放在首位,既不诱导、不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,也要依法对超量点餐等浪费行为说“不”,主动对餐饮浪费进行提示提醒;其次,执法机关要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,对餐饮业等粮食浪费违法行为,发现一起严惩一起,让反食品浪费法真正发挥威力,成为一把遏制餐饮浪费的“利剑”。

  此外,消费者也应转变消费观念,自觉养成节约食品的良好习惯,下馆子一定要按需适量点餐,剩余食品也应尽量打包带走。总之,要在全社会逐步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,从而彻底杜绝餐饮浪费行为。

版权声明: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相关文章
近日,网购平台出现一系列“情绪倾诉发泄”的商品,价格在3至5元不等,其中一家花3元就能畅聊30分钟至1小时左右。不少网友下单购买,向网络上的陌生人倾诉情绪。(3月23日《中国新闻周
admin 2023-03-24
近年来,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充分认识到干部干事状态的重要性,相继出台鼓励政策,研究制定容错机制,营造敢干事、敢担当、敢作为的良好工作氛围,形成“上级为下级担当,组织为个人担
admin 2023-03-24
近年来,各地文旅局局长纷纷从幕后到台前,在短视频里秀才艺,使出浑身解数为当地旅游业代言:有的在-20℃气温下身着民族长裙、唱rap介绍当地风情;有的化身宇航员拍摄科幻大片;还有
admin 2023-03-24
近日,一位自称“国学大师”的自媒体人康华兰,痛批不想生育女性的讲课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,其“一个女人,你居然不生孩子,那就是缺德,缺老德了!”“把别人香火断掉了,这样的
admin 2023-03-24
最近,《新京报》一篇批评“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”的评论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这是媒体继“高学历是当代青年脱不下去的长衫”后,又一次对年轻人的说教。细细品味这些观点,一股
admin 2023-03-24
泰国驻华大使馆23日在微博上专门发布公告,称“泰国高度重视中国游客的旅游质量、安全以及对泰国的美好印象”。最近一段时间,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不少对泰国旅游的负面评价,一些
admin 2023-03-24
落实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》(下称《宣言》)第38次联合工作组会不久前在印尼举行,中国和东盟国家继续推进“南海行为准则”(下称“准则”)磋商,这也标志着此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的南
admin 2023-03-24
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硝烟渐起之际,有关大选政治献金再创新高的预期也开始增多。2020年美国大选后曾经创下美国总统选举史上一项历史纪录,获胜的拜登在大选期间共获得10.6亿美元竞选资助
admin 2023-03-24
最近,一些年轻人中流行到寺庙“上香”的情况受到了关注,并被各种解读。有关于年轻人“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”、年纪轻轻就消极逃避的担忧,也有关于“忧心年轻人上香,不如关心他们
admin 2023-03-24